声卡实验里面IsocOutWrPtr和IsocOutRdPtr两个指针的用处?

2019-07-20 21:31发布

      探索者407开发板的声卡实验里面这两个指针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读完代码我理解因为接收的音频流是48KHz,而片内IIS的分频只能做不到48KHz,直接透传会造成音频混叠。所以才在出现混叠帧的时候要抛弃一帧内容。不知道原子的最初设计是不是这样
      我还发现声卡实验视频里最后演示的实验用的两个歌曲“大海”“i can‘t tell you why”的音频文件格式是44.1KHz和92KHz。所以我认为只要播放设备的标识符设置为48KHz,PC在下发音频流的时候会自动转成48KHz。
      所以我假设我的设备和codec声卡都设置为同样的采样频率和格式比如都是16K采样,24bit。那么不需要在arm里面把不同采样的音频流进行裁剪。@正点原子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20条回答
czdspeed
2019-07-21 04:03
lvehe 发表于 2016-6-13 15:49
在usbd_audio_DataOut函数中,IsocOutWrPtr首先指向IsocOutBuff起始位置,并开始接收电脑传传输过来的音频 ...

另外打搅您,想请教一个问题,我们录音或者播放的音量调节范围应该是在描述符里面修改吧。就是截图这个地方。公司之前用ti的85xx系列都是调节到+12db,目前这个30db太大了,一般说话录音只要+3~+6就可以了。现在想保持一致,我在usb 描述符的文档也找了vol 调节的介绍,但是描述符里面没有找到相应修改的地方。不知道您对这个修改有什么建议。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