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艺的进步,医用电子领域中,常用的一些医疗监护设备有向着便携式、微型化及家庭化发展的新趋势,一些小型化、简便易用的监护仪器在社区医疗、家庭护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 {MOD}。这其中,基于微功耗架构设计的新型微控制器和一些低功耗优势明显的新型器件为这种趋势提供了新的助力并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系统设计
为满足社区、家庭医疗监护的需要,便携式医疗监护系统往往需要在现场采集并存储一些人体生理信号的相关数据,如心电信号、血氧饱和度、心率及体温等,以达到监控人体重要生理参数的目的,并能够对这些生理参数的信号进行相应的识别和处理(如关键指标不正常时自动报警),能够提供简便的人机交互界面,数据可以传输给PC机进行后续的处理。便携式医疗监护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时钟模块为系统提供实时的时间坐标。
数据通信模块提供本系统与PC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手段,既可以是串行、USB、TCP/IP网络通信等有线接口方式;又可以通过无线收发芯片组建一个固定频点下(如433MHz)的无线通信网络。
电源模块为系统内的模拟和数字电路部分分别供电,提供不同的工作电压和一定的电源分区管理功能,其输出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便携式医疗监护系统的现场使用性要求其电流消耗小,以降低系统的功耗,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因此,微功耗设计是系统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微功耗设计的核心是最小功耗系统的设计,它不仅能降低系统功耗,还使系统具有较低的电磁辐射和较高的可靠性。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