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管脚驱动 光耦合隔离、磁耦合隔离:输出都 发现 20nS 毛刺。怎么避免 ?

2019-10-15 18:48发布

单片机管脚驱动 光耦合隔离、磁耦合隔离:
——输出都 发现 20nS 毛刺。怎么避免 ?


最初 使用 光耦合隔离,发现 输出 翻转点有 20nS 跟随毛刺。


之后 使用 磁耦合隔离仍发现 输出 翻转点有 20nS 跟随毛刺。



出现毛刺的 原因很明确 这都不难理解 。可是如何解决 呢 ?
毛刺测试总结.jpg
ADuM3200 输入输出 都有 施密特,但是不知道是真是假 ??
仍然 有毛刺——很是 烦人 。。。求问各位 你们的使用 效果。


【输入信号 绝对不存在 毛刺】

毛刺新器件.jpg


友情提示: 此问题已得到解决,问题已经关闭,关闭后问题禁止继续编辑,回答。
14条回答
caosix
2019-10-16 23:37
本帖最后由 caosix 于 2017-1-6 16:58 编辑
mack13013 发表于 2017-1-6 15:30
如果毛刺出现在信号变化附近,那说明是芯片问题(可能的原因就是隔离耦变没有续流,在信号变化的时候出现 ...

你的 意思:是在 【输出信号的引脚上】去加电容啊 ,
这 视乎是 数字电路的 不规范 做法 哦  。。。

我是:按照 AD 公司的 建议:在  距离芯片 一厘米
以内的 电源和地 双边 各自 加了 1uF 电源滤波 电容。
.
——————————————————————————
俺 明天 :星期六
    单独 焊接 一块 SOP8 的 小评估板 再来测试:
这次 也把 GND 1 与  GND 2 直接接通 。便于测试。




一周热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