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者407开发板的声卡实验里面这两个指针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读完代码我理解因为接收的音频流是48KHz,而片内IIS的分频只能做不到48KHz,直接透传会造成音频混叠。所以才在出现混叠帧的时候要抛弃一帧内容。不知道原子的最初设计是不是这样
我还发现声卡实验视频里最后演示的实验用的两个歌曲“大海”“i can‘t tell you why”的音频文件格式是44.1KHz和92KHz。所以我认为只要播放设备的标识符设置为48KHz,PC在下发音频流的时候会自动转成48KHz。
所以我假设我的设备和codec声卡都设置为同样的采样频率和格式比如都是16K采样,24bit。那么不需要在arm里面把不同采样的音频流进行裁剪。
@正点原子
usbd_audio_Setup有类似的修改,我试着把这里改一下看看有没有效果。
你用的usb trace是吧。那我再试试。
ivehe:我忘记说了。那天我回去用usbtrace进行了数据抓取,抓取的数据都是URB TYPE的没有AUDIO type的命令。也没有在过滤器看到这个audio的抓取设置。这个是不是usbtrace的版本问题。
我用的版本是3.0.1.82。应该不是版本问题。USB Request Blocks里面的你全部选中试试。同时选中那个插头形状的图标“Capture Hot Plugged Devices”(对刚刚插入的USB设备进行捕获)。又或者是你的程序改动了,导致USB主机没有产生SET_CUR之类的请求。
一周热门 更多>